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病小痛,這時,常備藥物成了快速緩解癥狀的方便之選。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給我們的健康埋下隱患?重慶市藥監局提醒,部分藥物若長期服用,可能會對身體免疫力造成破壞,進而影響公眾健康。
抗生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常規武器,在醫療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重慶市藥監局專家提醒,長期濫用或不當使用抗生素,會導致體內菌群失衡,進而破壞腸道微生物環境。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其菌群的平衡對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因此,專家建議,在使用抗生素時,務必遵循醫生指導,嚴格按照療程服用,切勿自行增減劑量或延長服藥時間。同時,公眾也應增強預防細菌感染的意識,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機會。
解熱鎮痛藥是家庭常備藥物之一,常用于緩解發熱、頭痛等癥狀,大家熟悉的有“芬必得”等。但專家指出,長期過量使用解熱鎮痛藥,可能會對肝臟和腎臟造成損害,影響身體的代謝和排毒功能。此外,這類藥物還會破壞腸道黏膜屏障,影響腸道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專家建議,在使用解熱鎮痛藥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和療程服用,避免長期大量使用。若疼痛或發熱癥狀持續不退,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止咳藥也是家庭常備藥品之一,但專家強調,止咳藥并不能從源頭上治療咳嗽,且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例如,鎮咳劑可能會掩蓋病情的嚴重性,延誤診斷和治療;祛痰劑則可能導致痰液過多,增加感染風險。此外,部分止咳藥中的成分如可待因、麻黃堿等,還可能引起上癮、依賴等現象。因此,止咳藥的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并注意用藥時間和劑量。
除了上述藥物外,鎮靜催眠藥、抗組胺藥以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長期使用也可能對身體免疫力造成不良影響。例如,鎮靜催眠藥可能影響認知功能、產生依賴性;抗組胺藥可能導致嗜睡、口干等不良反應;糖皮質激素則可能引起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因此,專家建議,這些藥物的使用也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并遵循醫囑逐漸減量停藥,以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重慶市藥監局提醒廣大市民,合理用藥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前提。在服用藥物時,務必遵循醫生指導,注意用藥劑量和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物或延長服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