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消息,日本已于8月24日下午開始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面對已成定局的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過度恐懼。核污染水排放后對我國海鮮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并不是絕對不能吃。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我國已經對日本進口食品出臺較為嚴格的檢測標準。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海鮮,符合國家檢測標準,可以放心食用。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做到這五點,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1、建議在國內正規渠道購買核輻射殘留檢測合格的進口產品。對于一般的核污染食品,我們很難從外表甄別,購買前要仔細檢查,選擇有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衛生證書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費憑證。同時,要關注進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標簽,中文標簽標示的內容是否齊全,留意所購食品的原產地。
2、盡量少吃某些危險性食物。比如進口魷魚、秋刀魚、鱈魚等魚類可能會存在一定危險。
3、赴日旅行時建議不要購買來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個都、縣的產品。
4、易感人群加強防護。有生育意愿的夫妻少吃海產品,尤其來自太平洋洋流污染區的海產品。孕婦也要少吃來自污染區的海產品,減少放射物質導致基因損傷的風險性。有腫瘤家族史的人及老人慎食污染區的海產品。
5、若誤食了大量被核輻射污染的食物,出現頭暈、自發性出血、腹瀉、嘔吐、皮膚發紅、皮膚脫落、脫發等癥狀要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