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垃圾食品”,大家總是談之色變、避之不及。不知從何時起,在網絡上廣泛流傳,酸奶、紅茶、燕麥片等常吃的食物也是垃圾食品的說法。
那么,有“垃圾食品”的說法嗎?這些食物真的一無是處嗎?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Part 1:有“垃圾食品”的說法嗎?
“垃圾食品”的說法是屬于人云亦云的說法,實際上,目前并沒有一個機構或組織明確定義什么是“垃圾食品”。
一提到“垃圾食品”,大家就會聯想到薯片、辣條、方便面等各種零食,因為它們不但含有較多的脂肪和添加糖,還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
從營養學角度看來,有的食物含有的營養素的種類、量多一些,有的含有的單一、量少一些,食物并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哪種食物是“垃圾食品”。
一個人吃的是否營養健康,關鍵在于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攝入的量是否合適。
Part 2:綠/紅茶加了色素,常喝有害嗎?
網上傳言說綠/紅茶加了色素,對人體有害不能喝。主要是綠茶、紅茶等茶葉泡進水中很快就會呈現出黃色、紅色等顏色,很多人認為這個顏色就是色素。
事實上,這些是茶葉本身含有的天然色素,包括茶黃素、茶紅素類和茶褐素類等。
這些色素不但對人體無害,還有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明顯的防癌抗癌、較強的抗氧化、抗高血壓、降血脂、抗菌殺菌、抗病毒等功效[1]。
不過這些說的是茶葉中存在的天然色素,市面上茶類包裝飲料為了吸引眼球、刺激食欲,可能還會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有機色素,包括赤蘚紅、檸檬黃、日落黃等等。
一般情況下,只要商品中的合成色素含量控制在標準范圍內,適量攝入并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但如果不加控制,過量食用合成色素,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還有可能引起兒童智力發育障礙及行為異常,甚至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2]。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生產商家要做的,一是只使用國家允許使用的色素,二是把色素的使用量控制允許范圍內。
Part 3:酸奶是人造的嗎、影響發育嗎?
酸奶是以生牛 (羊) 乳或乳粉為原料, 經殺菌、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 (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種) 發酵制成的產品[3]。
因此,確實可以說,市售的酸奶都是人工制作的。
這種酸奶發酵的過程中,保留了牛奶大部分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不但能夠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還可以提供豐富的鈣和B族維生素。
但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乳酸菌飲料,打著酸奶的旗號,卻并沒有酸奶的本質。
如果去看食物成分表,就會發現,乳酸菌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而不是牛乳。如果把這種飲料當奶制品長期食用,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因此,在購買酸奶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看看食物成分表,不要被“套路”了。
你還知道哪些“垃圾食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1] 楊新河,呂幫玉,毛清黎,劉仲華.茶色素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學報, 2012, 24(01):102-105.
[2] 張曉文,鐘鑫,易文珂.食用色素的應用及其危害[J].化工管理,2014(27):3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酵乳[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平臺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