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健是廣大患者和家屬非常關心的問題。每年10月13日為“世界保健日”。今天,順義婦兒醫院內科劉羽瓊、姜巖將從飲食、運動、用藥等方面為介紹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方法,并澄清常見的保健誤區,助力糖尿病患者科學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健?
1、飲食
首先,糖友要遵循定時定量、粗細葷素搭配、多干少稀、低糖低脂低鹽低油飲食原則。每日烹調油使用量控制在30克以內,每日的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烹飪以蒸煮、涼拌為主。適當多吃蔬菜,如苦瓜、洋蔥、冬瓜、黃瓜、西紅柿等;每日蔬菜攝入量500克左右。主食一定避免白粥、爛面條等黏糊狀主食。
水果可在兩餐之間吃。且需選擇含糖量適中的水果,如蘋果、梨等。當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0mmol/L時,再選擇吃水果。
糖友們還需避免吃夜宵,否則會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水平。
2、運動
可選擇餐后快走。注意不要早上空腹運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在進行劇烈的體力活動時血糖超過16.7mmol/L,應當引起重視,確保運動過程中補充充足的水分。
3、堅持用藥
另外需要堅持用藥,不隨便停藥,注意監測血糖。
4、防止糖尿病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癥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一般表現為饑餓感、冒冷汗、手抖、心悸等。中度表現為頭昏、無力、意識混亂等。重度表現為腦神經功能輕度受損、抽搐、昏迷等。
持續低血糖很可能造成昏迷、刺激心腦血管。因此糖尿病患者外出時候一定要隨身攜帶糖塊或葡萄糖塊,以備不時之需。
5、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不能忽視感染。例如糖尿病足患者,應選擇柔軟、透氣性好的鞋子,穿干凈舒適的棉質襪子,泡腳前確定水溫避免燙傷,每天檢查腳部是否有傷口,防止發生感染。
糖友保健時存在哪些常見誤區?
1、無糖食品是否可以多吃?
其實很多無糖食品只是不添加有甜味的食糖而已,其本身仍含有淀粉等成分。若是患者沒有限制攝入量,仍會出現血糖升高現象。
2、注射胰島素后還需要控制飲食嗎?
注射胰島素后仍需要控制飲食。因為注射胰島素后只能平穩控制患者體內的血糖,且胰島素的使用量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合理的調整。若患者不控制飲食,也不忌口,血糖仍會波動很大。
3、“降糖食品”是否能降糖?
降糖食品的本質仍舊是食品,也包含某些營養物質,很多市面上的降糖食品可能添加了一些膳食纖維成分,也能起到控制糖分的作用,但并不能達到降低患者血糖的效果。
如何科學控糖?
法國生物化學家杰西·安佐斯佩的《控糖革命》中,開頭就提出了一個打破誤區的觀點,不是只有糖友才需要關心血糖,80%的現代人都有血糖方面的問題。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得不當是升高血糖最主要的因素,運動是降低血糖最重要的方法。
如果習慣每頓飯都吃主食,大多數人會認為沒有主食總感覺吃不飽。越精致的主食,升高血糖的能力越強;再加上肉類等食物,會給新陳代謝系統帶來挑戰,血糖就會一路飆升。以下五個控糖策略,供大家參考。
1、餐餐含蛋白,提高營養價值
一些魚蝦海產品、肉類、蛋類、奶制品和大豆制品(豆腐、豆漿)等富含優質蛋白質,同時可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與主食搭配有助于降低整餐的餐后血糖。
2、餐餐含青菜,血糖控制好
蔬菜營養價值高,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每餐需多吃蔬菜,特別是要多吃綠葉菜,且糖尿病患者全天攝入的蔬菜總量要超過500克。
3、改進進食順序,減少餐后血糖波動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議,吃飯按照蔬菜、肉類、主食的進食順序,可減少餐后血糖波動,且長期堅持還可使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顯著降低。
4、少靜坐,多活動
糖尿病患者餐后盡量多活動身體。運動可控制血糖,還可以維持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心血管并發癥。
5、規律用藥
降糖藥可以說是糖尿病病人維持血糖穩定的保障。每年都會有因停服藥物造成糖尿病高滲昏迷、突發心臟病、腦梗以及剛需急癥的患者。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基礎用藥。